门铃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门铃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跨国油气并购新逻辑-【zixun】

发布时间:2021-10-12 17:50:28 阅读: 来源:门铃厂家

跨国油气并购新逻辑

中国页岩气网讯:在过去几年全球油气上游资产并购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欧美跨国油气公司一直在卖,以中国和俄罗斯为代表的国家石油公司则一直在买。

“2013年全球油气上游资产并购交易额,是2008年以来的最低点。”能源咨询机构IHS今年1月出炉的分析报告称:从2010年到2012年,全球上游资产并购交易总额达到6000亿美元,其中2012年更创下十年来的最高记录——2500亿美元,但转至2013年就腰斩至1360亿美元。

交易,特别是大交易少了。德勤针对2013年上半年全球油气上游领域并购的报告显示,交易金额比2012年同期下降了43%,交易数量也由263起减少到162起。2012年,全球有多起超过100亿美元的并购交易,进入2013年后,50亿美元以上的单笔并购交易都鲜见踪影。到了2013年下半年,交易缩减幅度更为显著。

中国的三大国家石油公司是过去几年最活跃的购买者之一,而中国在石油领域的反腐行动,是否会对其海外并购发生影响,一直是各方关注的话题。至少从2013年的情况看,这种影响还未显现。在全球油气资产交易缩减的大背景下,中国以222亿美元成为全球油气市场2013年度最大买家。

但这也很可能是因时滞产生的错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公开表示,中国将继续保持高压反腐的态势。财新记者也从接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的消息人士处获悉,在前总经理蒋洁敏落马后,相关调查正指向海外并购,这些油气并购的高溢价以及其中是否包含寻租行为是调查的重点之一。而这无疑会使中国的三大国家石油公司领导人在短期内更谨慎地对待大规模的海外并购交易。

由美国《石油情报周刊》(PIW)公布的2012年到2013年前十个月油气公司净并购额排名当中,国家石油公司赫然包揽了前七名,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Rosneft)以638亿美元位列第一,中海油、中石油和中石化紧随其后,再往后是马来西亚石油公司(Petronas)、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ONGC)以及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Lukoil)。

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雪佛龙(Chevron)、壳牌(Shell)和道达尔(Total)等跨国石油公司的表现截然相反,其净并购额分别为11亿美元、8亿美元、7.9亿美元和-29亿美元。英国石油公司(BP)更是断腕剥离了超过400亿美元的资产,两年间净剥离资产达359.7亿美元。

上述国家石油公司往往是支撑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并肩负着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尤其在像中国、印度这样的新兴经济体中,一边是国内资源供应难以为继,另一边是能源消费增长不断加速,海外油气资源的扩张便成为了主要的战略之一。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3》认为,能源需求的重心正向新兴经济体转移,尤其是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新兴经济体将推动全球能源需求增长超过三分之一;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能源需求已经稳定,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消费甚至有所下滑。

从企业自身发展战略角度看,因为资源量增长诉求和幅度不同,新兴市场国家石油公司和欧美跨国大型油企并不在同一个发展周期,跨国石油巨头目前的重点在于集中力量整合现有资产,而国家石油公司的核心任务则是通过在海外的跨越式扩张提升储量。

多位石油圈资深研究人员认为,长期看,中国三家国家石油公司海外并购的动力还在。

跨国油企向深海进发

“面对资产老化、资源质量下降、地区分布不能适应行业新形势变化,跨国石油公司纷纷出手剥离成熟资产和非战略区资产。”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展战略所公司研究组负责人傅强称,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石油需求低迷且国际原油价格高位震荡的大局之下,埃克森美孚、BP、壳牌、道达尔、雪佛龙等国际大石油公司以及中石油的投资回报率均出现了一定程度下降。

2013年,这五大国际石油公司的营业收入平均下降了3%,净利润下降了20%,尤其是上游的经营利润连续两年出现了平均两位数的下降。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展战略所所长张卫忠认为,国际大石油公司转变了生产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注重价值增长,在效益理念下,不再过多地把追求产量增长作为主要目标,也导致原油和天然气产量等主要生产指标出现下滑。这种收缩,是石油公司的主动调整。

中海油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则认为,“跨国石油巨头这几年大项目超支很严重,是过去十多年没有过的事情。这也是能源转型带来的结果。在传统油气产业中,对工程服务和环保的要求变高,很多项目在多年开发后,好的储量已经先做完了,剩余储量越来越难开发,成本肯定会更高。”而中东和非洲的部分地区虽然储量可观,桶油开采成本很低,但如果把社会和政治安全成本算上,成本亦会大幅上升。

“尽管并购数量和金额骤减,全球范围内的上游领域资本投资还是有将近10%的增幅,主要是很多公司在勘探开发项目上的支出增加显著。”IHS能源并购研究总监克里斯多弗?席汉(Christopher Sheehan)指出。

自2010年启动大刀阔斧的资产剥离计划以来,BP已经变卖了将近半数的上游资产,但却保留下来90%的资源储量,在墨西哥湾深海等高附加值的项目上进行持续滚动开发。

埃克森美孚则更专注于重油和油砂项目上的深耕,目前该公司的上游项目当中,重油和油砂类型的项目超过三分之一,传统油气项目只剩下10%左右。深海项目也被埃克森美孚看好,在2013年投资40亿美元开发墨西哥湾Julia超深水油田。

壳牌的一大战略是剥离非核心资产,2010年-2012年,壳牌出售的资产总额达到210亿美元,2013年又卖掉30亿美元的资产。其投资现在更集中在具有资源潜力的上游项目,主要是深海、液化天然气、油砂和北美非常规项目。

此外,雪佛龙计划在刚果深水油田投资100亿美元,道达尔则在巴西赢得十份新的海上石油勘探许可证。

海上油气田将成为未来勘探开发投资的热点区域。2012年新发现油气田有146个位于海上,占总发现数的32%,海上新发现油田可采储量合计约32.1亿吨油当量,占油气发现总储量的88%,2012年世界十大油气发现都来自于巴西以及东非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的海域。

这与IHS的研究相互印证:2013年来自于海上油气田的并购交易数量占据了前十大交易中的四席。前两年受到追捧的非常规资源交易在2013年式微,比上年减少了超过一半,为400亿美元。席汉表示,由于北美非常规资源区块钻井情况的不确定性,买家的投资更为谨慎。全球前二十大并购交易中,只有Devon能源公司花了60亿美元购买了Eagle Ford的页岩资产。

中国公司“只买不卖”松动

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中石油“走出去”,起步之初,秘鲁、苏丹、委内瑞拉等国家是投资和开发的首选。但是2011年7月南苏丹正式宣布独立之后,中石油海外扩张战略最早的支点之一——南苏丹项目便成了中石油的大难题。南北苏丹间不断升级的冲突,使南苏丹的油气田屡屡停产,工作人员和资产的安全存在隐忧。2012年1月中石油南苏丹油田被迫全面停产,2013年4月恢复生产后,到12月南苏丹的 武装冲突不断升级,中石油又不得不安排部分工人撤离。

最早由于资源成本、技术比较优势以及避免和国际石油公司直接竞争的考虑,中石油和中石化在选择海外项目时,更多集中在亚非拉等资源绿地国家,但是目前的趋势可以看到,他们的投资标的已开始转向政治经济更为成熟稳定的北美、澳大利亚地区,资产类型和区域分布也顺应了国际潮流。

北美是中国石油企业2012年最大的并购目标地区,占海外并购总金额比重达72%,收购的资产类型主要是油砂、页岩油气等非常规项目。2013年,并购交易的目标区域更为多元,除了中石化和中石油分别收购了埃及和秘鲁的陆上常规油气区块,深海油气区块也成为目标。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别收购了莫桑比克和巴西的深海区块,中石油和中海油与道达尔、壳牌组成的财团成功竞标巴西的里贝拉海上油田区块。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海外投资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吴谋远认为,中国公司过去重在不发达国家的油气资源投资,现在比较明显地转向政治经济比较稳定的国家和地区。

“这样的转向是个漫长的过程。“他说,”未来中国公司海外资产的结构和安全防控能力都会有好转和提升。”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几大石油公司过去被认为是“只买不卖”的典型,尤其是上游资产的出售极为罕见。但2013年10月,中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北美分公司董事长冯志强在公开场合表示,中石化正在为其加拿大西部Montney和Duvernay的页岩气资产寻找权益合作伙伴。

中石化在这两个区块中的权益是在2011年以约21亿美元的对价并购加拿大Daylight能源公司之后获得的,至今现金流仍未转正。在美国页岩气产量迅猛增长的背景下,被严重压低的北美天然气价格给页岩气开发商带来了困难。中石化此举被认为是市场压力所迫,但其中释放出的信号也代表了一种态度的松动和变化。

“价钱好了就卖,不好就不卖。”冯志强向财新记者表示,海外上游资产领域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赚钱,一是收购资产之后,通过勘探开发增加资源价值之后溢价卖出;另一种就是进行开发和生产。

“中石化进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发,已经把区块开发的高风险变为低风险了,Daylight的资产价值由此翻了几倍,这个价值可以变现。”他说。

冯志强对未来北美页岩气市场的变化持乐观态度。“北美气价低是暂时的,从战略上看我们还是要扩大并满足市场的需求。”他说,“将资产变现之后,再投入到我们有能力控制的、风险大一点但是投资回报率更高的新项目中去。”

对中国石油公司而言,随着20多年来海外油气业务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张,项目运营风险和挑战也开始增大,优化资产质量势在必行,在投资决策和前景预判水平上也需不断提高。

一位接近中石油集团高层的人士称,中国三大石油公司收购海外资产的价格,比资产价值平均溢价30%左右,这与谈判策略和收购形式有很大关系。一位中石化计划发展部人士向财新记者解释说,跨国公司出售资产,都是在市场看好、油田开发情况较好的时候,所以能卖出好价钱,中国公司需要高价接手,但跨国公司对这些区块未来的开发前景并不看好。

前述接近中石油集团高层的人士亦证实,建议通过国外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中国的石油公司的海外收购项目进行审查,探究海外收购高溢价形成的原因,是否包含寻租行为。现任中石油集团董事长周吉平是中石油海外业务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但在调查阴影之下,中石油很可能在短期内倾向于对并购采取更审慎的态度。

责编:王亭亭

网络加速

加速器下载

iOS加速器